工业PON技术与AI协同
中国电信工业PON技术通过与AI的协同作用,有效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升级。
首先是AI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智能运维。通过AI算法实时监测工业PON光链路状态,利用AI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决策能力,实现网络故障亚秒级预测与定位,可靠性达99.999%。
其次是工业PON和AI协同推进智能化升级。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数据底座,支撑智能制造与柔性生产,同时推出星河AI平台及TeleChat大模型,赋能视觉质检、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第三是AI赋能精准决策。中国电信工业PON确定性网络叠加AI实时决策功能,可控制指令时延达微秒级,支撑AI视觉质检等场景,准确率超98%。
覆盖多场景的应用标杆项目
据李翔介绍,目前中国电信通过“工业PON+AI”在智能制造、质量管控和绿色低碳等场景已打造多个标杆应用。
在智能制造场景,中国电信与亨通集团合作落地双千兆+工艺优化项目,该项目通过5G+工业PON网络承载数据,利用AI优化企业焊接工艺参数,从而为企业降低15%原料损耗。
质量管控场景,通过与协鑫光伏合作AI质检项目,在企业部署基于工业PON底座的边缘AI质检系统,利用4K视频流实时分析硅片缺陷,检出率提升40%。
绿色低碳场景,与通力电梯合作AI预测性维护项目,通过5G+工业PON网络实时采集电梯马达数据,利用AI动态调节电机参数,助力通力能耗下降10%。
此外,在如AI验布、声波检测调度等场景同样也都已实现规模化推广。
持续深化“工业PON+AI”技术布局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在工业PON+AI技术的布局方面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核心布局主要在构架创新、算力协同、生态共建三个方向。
首先是架构创新,通过研发上线“算网控一体化”工业PON设备,嵌入轻量化AI引擎,推进本地实时决策,确定性网络时延达到微秒级。
其次是算力协同,依托“息壤”平台调度天翼云智算资源,实现边缘-云端AI协同分析,预警响应提速5倍。
最后是生态共建,中国电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推动AI网络切片技术,同时开放星辰大模型能力,联合企业训练行业专用模型,提升设备寿命预测准确率超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