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架构,向更开放更先进更自主发展
汤立波指出,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网络体系正在加速升级变革。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架构向着技术体系更开放、设备设施更先进、产业生态更自主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它的新体现在三大层面:一是具有新的五大能力特征,包括“泛在互联、确定承载、控网算融合、开放智能、安全可控”;二是形成控网算一体化协同的开放智能新架构,将新型工控分层管控模式,工业有线/工业无线等创新网联技术,端边云三级的工业算力都有机融合到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架构中;三是打造开放自主的新生态,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企业等大量新势力不断加入,产业创新更活跃,也为形成开放自主的新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创造条件。
据介绍,在大会期间发布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架构蓝皮书》是中国信通院联合产业头部单位协同合作形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发布蓝皮书,着力于对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架构进行顶层设计。
汤立波强调,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继续联合产业各界,重点推进新型工业网络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深化新型工业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单对线以太网(SPE)、新型工控、工业算力、工业互操作等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建设关键技术测试床、实验室,为新型工业网络发展打好技术底子。
另一方面中国信通院将联合各界一起推动产业生态尽快壮大,此次大会中国信通院将整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已开展的部分产业推动活动,启动“新型工业网络产品名录计划”,培育新型工业网络重点产品供给能力,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把新的、好的产品推荐给工业企业,让新技术新产品更有效的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实施方案》精准锚定新型工业化需求,呈现诸多亮点
针对2024年底,工信部印发的《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汤立波指出,《实施方案》准确把握“5G+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以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主线,以加速信息技术(IT)、通信技术(CT)、运营技术(OT)、数据技术(DT)融合为牵引,以打造5G为代表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为重点,系统部署了18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具体升级目标,很多亮点值得关注。
他举例称,例如,《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5G-A、AI等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提出推动内嵌5G芯片模组的智能设备发展,加强工业5G终端设备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建设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加快工业5G独立专网在设施建设、应用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深化开展国际层面技术交流、合作和互认,加速“5G+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等扬帆出海等。
《实施方案》三大举措破局产业供给与成本等问题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但仍存在产业供给不够、综合应用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5G-A技术加快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5G独立专网探索更加活跃,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新机遇,“5G+工业互联网”发展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推进探索。
汤立波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通过三大举措进行破局。一是进一步巩固“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前期成效。二是瞄准解决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注重提升产业供给能力,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降低综合应用成本,加速“5G+工业互联网”普及。三是推动规模化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矿业、制造业、港口等重点行业的广泛应用,加快规模化发展和生态构建。
瞄准产业发展真难题和新需求,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谈及下一步5G+工业互联网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将有哪些重要工作时,汤立波坦言,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发挥高端智库和产业平台作用,瞄准产业发展真难题和新需求,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深入开展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5G-A相关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工业领域融合创新。依托“5G+工业互联网”铸链计划,推动一体化5G专网设备供给部署,加速推进工业5G融合设备研发应用。
二是推进应用创新。积极推进5G-A、AI与工业领域融合应用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5G工厂建设,有序开展5G工厂评测认证,打造一批五星5G工厂。着力推动工业5G独立专网模式探索和试点工作,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创新和应用场景革新再上一个台阶。
三是加快生态建设。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测试床,编制联盟标准和技术报告等方式,汇聚产业各方形成合力。建设“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项目库和供需对接模块服务产业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欧洲5G-ACIA等组织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场景、标准走出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