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1.4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0912-3546534

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通道”:5G远程气管镜机器人手术在沪喀两地成功完成

   日期:2025-05-15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4     评论:0    
核心提示:今天,一台融合国产原创机器人技术与5G通信的远程呼吸内镜手术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之间同步开展。该手术成功完成一例肺结节的染色定位操作,为喀什患者后续实施胸腔镜手术提供精准指引,标志着呼吸内镜诊疗正式迈入“超远程精控时代”。
        今天,一台融合国产原创机器人技术与5G通信的远程呼吸内镜手术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之间同步开展。该手术成功完成一例肺结节的染色定位操作,为喀什患者后续实施胸腔镜手术提供精准指引,标志着呼吸内镜诊疗正式迈入“超远程精控时代”。

本次手术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团队远程操控朗合医疗自主研发的北极星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借助5G高速低延时网络,在喀什二院完成支气管镜染色定位操作,实现了千里之外“指哪打哪”的精准治疗,不仅大大拓展了机器人内镜的应用边界,也展示了国产设备的卓越性能与远程医疗新模式的临床可行性。

5G赋能国产支气管镜机器人 打造智能化远程呼吸介入范式

介入呼吸病学作为一门新兴而迅猛发展的学科,近年来正逐步向智能化、微创化和远程化演进。依托5G通信技术“高速度、低时延、高稳定”的优势,上海市肺科医院与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成功构建起东西部间实时、稳定的远程手术桥梁,使先进医疗技术突破地域限制真正下沉边疆一线。

此次接受远程介入的患者为一名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肺结节的当地居民。经喀什医生初步评估并与上海专家远程会诊后,决定通过支气管镜机器人辅助定位病灶区域,为后续胸腔镜切除奠定基础。5月15日上午,在喀什二院导管室建立支气管镜操作路径后,肺科医院专家远程控制手术机器人,精准完成染色定位。整个手术流程顺畅,图像传输稳定,操作响应迅捷,最终实现预期诊疗目标。

国产原创突破 引领远程呼吸内镜“走出去”

据悉,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依托40余年的技术积淀,在复杂气道病变诊治、早期肺癌定位诊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中心引入机器人支气管镜、共聚焦内镜、冷冻消融等高端设备,并构建模拟器教学与PCCM规范化培训体系,助力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平台。

本次手术中应用的北极星导航机器人由国内企业朗合医疗自主研发,其在操作灵敏度、导向精度和远程响应稳定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在多项远程手术实战中获得验证。结合5G网络,该系统使医生在远离术野的情况下亦能精准操控导管、探头及染色针,最大程度降低术者辐射暴露和疲劳风险。

沪喀携手共进 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与医疗援疆升级

此次国内首例5G远程呼吸内镜机器人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是技术手段上的重大跃升,更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深层革新。它打破了地域壁垒,将顶尖诊疗能力输送至边疆地区,为偏远地区群众带来“家门口看名医”的全新可能。

10余年来,上海援疆医疗团队持续推动技术、理念和人才向边疆地区输出,尤其在心肺专科建设方面成果斐然。此次5G远程呼吸内镜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现出国产设备在远程精准医疗中的强劲潜力,更为深化医疗援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入了新技术动能。

正如手术主刀主任顾晔所言:“未来,借助5G和智能化手术平台,我们不仅能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千里之外,更能将培训、科研与规范体系一并输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原标题:《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通道”:5G远程气管镜机器人手术在沪喀两地成功完成》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此页面已在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备案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 88.111.42/yltxgcw-index-1